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非遗“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侠名

中新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9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为依法促进非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7月下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非遗“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经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对非遗传承利用情况等开展执法检查

  本次执法检查将重点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机制建设运行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保存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及分类保护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及分类保护情况包括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代表性项目认定及评审制度的建立运行,代表性项目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专项保护及对老字号保护等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情况包括对非遗的宣传展示、非遗相关场馆建设、非遗传播普及的社会参与、非遗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及学校相关教学活动、非遗国内国际交流互鉴等情况。

  促进青少年成为非遗传播者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第13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实施第5年。“一法一条例”实施至今,非遗保护工作法制化水平有效提高,首都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更加完善,传承活力进一步激发,非遗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据悉,北京现已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北京地区有1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4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3个,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57个。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北京积极支持各区及社会力量建设非遗展示体验传播场所,据初步了解,各区共有非遗保护传承相关设施与场所120个,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非营利性场所占比86.83%。以传统节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面向民众举办了“北京非遗致敬百年”“京城非遗耀中轴”等不同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与市教委配合推动非遗进校园,建立非遗培训基地,促进青少年成为非遗亲近者、爱好者、传播者。(完)

2023年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 增长30.7%

国产电影发展受制约?别怕!算力跨越“山海”走来了

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普法产品“上新”提升学生法治素养

重庆市江津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山西省沁水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北京地铁:昌平线两节车厢发生分离,正组织疏散救援工作!

深圳版歌剧《卡门》开启二轮巡演 再掀观剧热潮

苏丹西部一城市遭空袭,造成70人死亡

衡阳师范学院“百灵归巢”团队点亮邵阳城步大寨之夜

2024年中国马术U系列俱乐部杯赛(华南区)在东莞举办

湖南省吉首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陕西铁路开行“丝路号”红色研学专列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非遗“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和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