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供“无碘盐定制餐”,暖胃更暖心

侠名

胡欣红

高校特供“无碘盐定制餐”,暖胃更暖心
(图侵删)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学生因控碘不能吃碘盐而向学校学生诉求反映平台求助。没想到隔天下午就收到了回复,告知他校内中区食堂提供无碘盐餐食服务,还设有专门的定制餐食群。考虑到这位同学的住处在北园,离中区食堂较远,距离他较近的北园食堂负责人亲自打电话联系他,表示可以“点好”当天想吃的,由北园食堂单独为他定做。

众口难调,尤其是有特殊饮食需求的学生,对学校食堂服务提出巨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的“无碘盐定制餐”服务体现了高校食堂的人文关怀,展示了高校对学生个体需求的重视。这段故事被分享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学校有心了”。

从细微处入手关爱学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据悉,在收到学生建议的第一时间,学校就安排人员来对接,在师生中进行调研,而后推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举措。

暖胃更暖心。近年来很多高校食堂通过各种方式纷纷展现对学生的真爱:有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食堂消费,找出需要帮助的同学,悄悄对他们的饭卡充值;有的推出1荤1素1咸菜+米饭的2元爱心套餐;有的喊话困难学生免费吃饭……高校食堂推出的这些暖心举措,不只是让学生吃饱吃好,更给了学生家的感觉,彰显了育人的理念和温度。

后勤即感情。稍作检索,就可以找到许多感人的后勤育人典型事例:爱生如子、一个月就能记住800多名学生的杭电徐妈妈;汉江师范学院55岁的宿管胡云波阿姨,为了更好服务留学生疯狂学习英语;十多年如一日地守着初心的浙江农林大学宿管章学青阿姨……这些后勤人员用一片赤诚的心和周到的服务,让孩子们知道怎么为人处世,虽然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用大爱和大德影响教育了孩子们。

食堂的面貌就是学校的一面镜子。“无碘盐定制餐”的推出正是高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用心用情为学生服务的生动写照。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为构建温馨校园文化氛围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这种做法也启示我们,关爱学生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常态和习惯。只有真正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引导学生。

生活即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出“无碘盐定制餐”的爱心食堂就是课堂的延伸,也是学校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特殊的课堂,教会孩子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如何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人。爱心会传承,相信被温柔以待的同学们毕业后,也会用温暖的心回报社会。这种积极回应学生需求、注重个性化服务的模式,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范例。送温暖可以更有温度,希望更多高校能够借鉴这种做法,从细微处入手关爱学生。

“村超”重燃战火 “黑马”发起冲击

国家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山东省乳山市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5

超1.24亿!上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睡前吃宵夜”和“饿肚子睡觉”,哪个危害更大?答案让人意外!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南部造成至少9人死亡

“山西之夜”将于11月28日晚在浙江杭州举办

宝安区首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地铁专列开出

财政部今天发行550亿元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票面利率2.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西双版纳州司法局推动主题党日活动见实效

海南出岛机票紧张 琼州海峡运输量大涨

高校特供“无碘盐定制餐”,暖胃更暖心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和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