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考古新材料不断涌现

❤

原标题:六朝考古新材料不断涌现

六朝考古新材料不断涌现
(图侵删)

“马鞍山是六朝时期‘京畿’所在,朱然墓是推动三国文化研究的‘引擎’,应将苏、皖两地相关研究人员与研究资源予以统筹,深化六朝文化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说。10月24日至27日,“纪念朱然墓考古发掘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马鞍山举行。来自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围绕六朝考古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展开交流。

1984年6月的一天,正为马鞍山市纺织厂扩建厂房的工人在工地上偶然发现散落的青砖与棺木碎片。之后,考古人员在充满雨水和淤泥的墓室中清理出十几块小木片,经清洗辨认是木刺和木谒,上面写着“弟子朱然再拜 问起居 字义封”――由此,尘封地下逾千年的三国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之墓得以确认。

“朱然墓葬的形制与出土品历来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未来,随着考古新材料的公布,以漆器为代表的朱然墓葬随葬品的种类、比例、空间关系将进一步揭示,研究工作将进一步深入。”韦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本次研讨会上,以朱然墓研究为代表的六朝考古新材料不断涌现。近两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马鞍山翠螺山景区发现了墙址长550多米、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采石城遗址。此外,近几十年来,马鞍山当地文物部门配合城市建设,在牛渚(采石)地区周边系统性抢救发掘了包括朱然墓在内的数座三国东吴时期大型墓葬。马鞍山市文物管理中心研究馆员栗中斌认为,系统性抢救发掘揭示,马鞍山可能存在以独家墩三国早期墓和宋山东吴墓为主、以朱然墓等为陪葬墓所组成的东吴时期的一处皇陵区,并具有独特丧葬文化。

“翠螺山景区新发现的采石城遗址平面布局清晰,墙体保存大体完好,印证了相关文献记载,是近年六朝考古的重要突破,是孙吴朱然墓、当涂天子坟孙吴大墓之后,马鞍山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王志高介绍。

研讨会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共同主办。

(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

(新春走基层)山西高平非遗剪纸传承人:剪出“指尖上”的年味儿

东南亚小商品昆明“年货节”上受宠

(新春走基层)探访湖北云梦县博物馆: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

上海入境游订单量飙升超300%!外国游客爱上穿汉服、逛外滩

昆明金马街道:“五字经”助力普法强基提实效 做强基层治理“大文章”

甘肃省卓尼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中国武术APP综合服务平台首次线上培训成功举办

外媒:特朗普称希望俄罗斯重返G7

福建省延平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3

罗湖签约五大文旅项目

(新春走基层)黑龙江鹤岗“冻梨铁警”与广西南宁 “砂糖橘高铁”

山西阳城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擦亮绿水青山“生态名片”

六朝考古新材料不断涌现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和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